乙肝患者的检测频率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感染时间、病情严重程度、治疗进展等。
一般来说,对于成人,感染HBV后最早1到2周,最迟11到12周,血液中首先出现的是乙肝表面抗原。所以,在怀疑乙肝病毒感染后,最早两周,最迟12周就可以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查,了解有无感染乙肝病毒。

对于乙肝患者,如果感染时间较短,没有任何肝硬化,肝功能正常,DNA控制在阴性,那么每年检查1-2次即可。然而,如果感染乙肝的时间已经很长,肝硬化较重,乙肝控制不太好,那么建议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如果处于两者之间,乙肝控制的不太好,但是肝硬化也不太重,正处于药物治疗调控DNA期间,那么建议患者每季度查一次,一年查2-3次比较好,这样可以及时了解治疗的效果。
另外,如果乙肝患者年龄大于40岁或45岁,也建议缩短到3个月检查一次。这是因为年龄较大的乙肝患者,肝癌的发生率可能会提高,所以检查频率需要更频繁一些。
此外,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若肝功能并未受到影响,可以选择每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但如果出现如胁痛、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在症状出现时及时复查。

总的来说,乙肝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定期体检,以便及时了解病情,防止病情恶化。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均衡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病情的稳定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