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配偶需要打疫苗。乙肝是一种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血液、体液(如唾液,乙肝患者的唾液腺中可能含有乙肝病毒,亲吻可能导致病毒传播)、性接触等方式传播。由于乙肝患者的配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因此属于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为了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建议乙肝患者的配偶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乙肝疫苗的注射。

在接种乙肝疫苗前,乙肝患者的配偶应接受乙肝标志物的检查(即乙肝两对半检查),以了解自身是否已经感染乙肝或是否已经产生了乙肝保护性抗体。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未感染乙肝且体内尚未产生乙肝保护性抗体,则需要及时完成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通常需要接种三针)。在乙肝疫苗接种期间以及乙肝保护性抗体未产生之前,应采取其他防护措施,如使用安全套进行性生活,或尽量避免在月经期、生殖器官有损伤等情况下进行性生活,以降低感染风险。

此外,即使已经接种过乙肝疫苗并产生了乙肝保护性抗体,也应定期复查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如果滴度过低,可能需要进行加强针接种以提高抗体滴度,从而保持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总之,乙肝患者的配偶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同时,乙肝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和管理病情以减少对配偶和家人的传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