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F(韦立得)和TDF治疗4年后的肝细胞癌发生率哪个更低?
时间:05-30
作者:福生国际医疗
TAF(韦立得)和TDF治疗4年后的肝细胞癌发生率哪个更低?基于这个问题,2个大规模的全球第3阶段研究包括1298名新治疗或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他们被随机分配(2:1)到TAF(韦立得)25毫克,一天一次,或tdf 300毫克,一天一次。最初计划双盲阶段为期3年,随后开放标签,所有患者给予TAF(韦立得)治疗至第8年。大约40%的患者在96周打开标签后接受TAF(韦立得)治疗。治疗4年,16例患者出现肝细胞癌,TAF(韦立得)组7/866例(0.8%),TDF组9/432例(2.1%),P=0.062。其中双盲期10例(0.8%),TAF(韦立得)组4/866例(0.5%),TDF组6/432例(1.4%),P=0.092。
TAF
总体来看,发生肝细胞癌的患者多为男性、年龄较大、亚洲人、HBeAg阴性和基因C型,绝大部分为经治患者(仅1例除外)。大多数患者有肝硬化和/或纤维化验评分提示进行性纤维化或肝硬化。两个治疗组发生肝细胞癌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相似,但TDF组患者有肝硬化病史者更多,且发生肝细胞癌的中位时间较短。双盲阶段发生肝癌的这10例患者在治疗96周时多数(60%)都检测不到病毒(HBV DNA<29 IU/mL),但仅有1例(10%)患者的转氨酶(ALT)水平正常。
韦立得
开放标签阶段,TAF(韦立得)组和TDF组各有3例患者发生肝细胞癌,TDF的3例肝细胞癌均发生于开放标签[换用TAF]后48周内。治疗48周时病毒水平为阴性,但在治疗96周前,只有一名患者的转氨酶水平恢复正常。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最终目标之一是降低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因此,不同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后肝癌发病率是否存在差异一直是临床关注的课题。而本研究提示,TAF(韦立得)治疗治疗4年的肝癌发生率在数值上低于TDF,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