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最终目标之一是降低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因此,不同口服抗病毒药物对肝癌发病率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一直是临床关注的课题。在刚刚结束的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年会上,我国香港学者报告了一项大样本研究(样本量近三万例),数据显示,TDF治疗后的肝细胞癌风险低于恩替卡韦治疗。
TAF
然而,本研究提示TAF(韦立得)治疗4年后肝细胞癌的发生率低于TDF。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对降低肝细胞癌风险有不同的作用。这一差异与HBV DNA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的进一步降低有关,也与ALT的恢复有关,尤其是治疗早期ALT的恢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早期复发可能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风险的显著降低有关。
TAF
在本研究的双盲期,40%的肝癌患者HBVDNA不超过29 IU/ml,90%存在ALT异常(AASLD标准:男性<30 U/L,女性<19 U/L)。显示出与其他研究相一致的趋势。与TDF相比,TAF(韦立得)治疗可取得更高的ALT复常率。
TAF
总之,中国是一个肝癌大国,其中85%以上的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预防和减少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HCC)的发生是我国减轻肝癌负担的重要措施。因此有必要更加重视这一问题,开展更多的实践和研究,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努力降低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