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的指导方针将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联吡啶肟(TDF)、TAF(韦立得)列为首选抗病毒药物以来,TAF(韦立得)一直具有很强的抗病毒作用。转氨酶恢复率高、骨肾安全性好、妊娠安全性、“0”耐药等优点引起了临床的极大关注。TDF和TAF(韦立得)的活性抗病毒成分为替诺福韦(tfv),但TDF和TAF的两个前体不同。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对于理解和正确应用TDF/TAF(韦立得),促进乙型肝炎的防治,预防和控制乙肝母婴传播,在可预见的将来完全失去“乙肝大国”的帽子具有重要意义。
韦立得
TFV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但不能单独被人体吸收。当酒精化合物被加入形成酯键时,它们可以被人体吸收。在两种吡喃醇中加入TFV,使其成为替诺福韦二吡喃酯,大大提高了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产品是TDF。当TFV与丙泊酚(Ala)连接,使其成为丙泊酚替诺福韦时,不仅提高了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而且直接靶向于肝细胞,不仅提高了肝细胞的抗病毒作用,而且大大降低了肾脏代谢的负担。产品是TAF(韦立得)。
TAF
在血液循环中,taf(韦立得)与tdf的根本区别在于tdf通过血液中的酯酶水解释放tfv,但由于tdf半衰期短,仅0.4分钟,大量的tdf被水解成tfv,且tfv几乎不能被肝细胞吸收,因此血液中大量的水解tfv被清除。通过肾脏代谢。另一方面,TAF(韦立得)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很长,大约31分钟。TAF(韦立得)通过主动扩散和被动转运直接进入肝细胞,发挥抗病毒作用,只有一小部分TAF(韦立得)水解成TFV。临床研究证实,taf(韦立得)25 mg的抗病毒作用与tdf 300 mg相似,但血液中需要通过肾脏代谢的tfv减少了约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