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美国国际肝病学会年会上,香港大学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对TAF(韦立得)和TDF等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三年比较。将12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25例HBeAg阴性[研究108]和873例HBeAg阳性[研究110])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TAF(韦立得)25mg qd或tdf 300mg qd治疗。该分析包括1118例患者(759例HBeAg阳性和359例HBeAg阴性),其中866例接受DBTDF治疗3年,TAF(韦立得)(DB和OL)为3年,在第96周没有进入OLTAF的阶段。通过病毒学、生化和血清学反应的研究,通过髋关节和脊椎骨密度(BMD)的变化以及血清肌酐和CGFR的GFR的变化进行安全性评估。傅立叶-高斯法。
TAF
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相似,包括:平均年龄40岁,男性63%,亚洲人78%,大多数基因型C(48%)和D(26%),平均HBVdna为7.0 log10 IU/mL(34%的HBVdna≥8log10IU/mL)患者(25%)接受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在每项研究中,接受TAF(韦立得)和TDF治疗的患者在144周时保持了较高的病毒学控制率;接受TAF(韦立得)治疗的患者中有较大比例在3年时达到了alt正常化。
TAF
HBeAg阳性患者的血清学反应率相似,治疗3年后HBeAg消失24%。总的来说,两组间不良事件(aes)和严重aes相似。TDF治疗第三年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TAF(韦立得)组eGFRCG下降幅度最小。同样,在第三年,TDF组的髋部和脊柱BMD与TAF(韦立得)组相比显著降低。结果表明,治疗3年后,TAF(韦立得)与TDF治疗相比,病毒抑制率较高,且与TDF组相比,观察到肾和骨安全性的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