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欧洲肝研究学会指南”将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二吡啶基(TDF)、韦立得(TAF)列为首选乙型肝炎核苷(酸)抗病毒药物以来,韦立得(TAF)以其强大的抗病毒作用、较高的转氨酶恢复率、较好的骨肾安全性、妊娠安全性、“零”耐药等优点而受到临床关注。在韦立得(TAF)的全球Ⅲ期试验中,经96周韦立得(taf)治疗后,未发现与韦立得(taf)或tdf耐药相关的位点移位,即未出现耐药性。研究表明,TAF治疗144周后未发现与韦立得(TAF)耐药相关的变异,即韦立得(TAF)治疗144周时仍保持“零”耐药状态。
TAF
这项研究是针对一组韦立得(TAF)-TDF III期全球试验。对于24周或24周以上、144周或停药前HBV DNA仍大于69 IU/ml的所有患者,采用Illumina Mi Seq深度测序法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pol/rt区进行测序,并报告在一致序列水平上超过15%的变化。顺序改变。病毒学突破(VB)是指在获得HBVdna<69 IU/ml后,HBVdna≥69 IU/ml或HBVdna升高1.0logIU/ml或高于最低水平。对vb患者、保守部位置换患者或多个依从试验药物的患者(由血浆替诺福韦(tfv)浓度确定)进行了体外表型分析。
韦立得
9.9%的登记病人在最后一次访问中符合测序标准,10.4%的韦立得(TAF)治疗人群(双盲和开放标签阶段)和7.5%的TDF治疗人群(双盲)。所有患者(128例)的测序结果显示,63例无序列改变,22例因病毒载量低而无法测序,31例有多态位点替换,12例有保守位点替换,保守位点的改变无重复。144周时,3.5%(46例≤1298)患者发生VB(57%)证实不依从。这些患者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他们的序列变化类型分布与整个队列的序列变化类型分布相似。此外,序列改变类型在治疗组和新治疗组之间的分布相似。23例vb患者对试验方案的不依从性无法确认,进行了表型分析,结果表明他们对试验药物敏感。所有 49 名符合标准的患者的表型分析没有检测韦立得(TAF)或 td f表型耐药性..这表明这两种药物在144周内没有出现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