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给国家、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近年来慢性乙肝的治疗上取得了许多进步,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但由于乙肝病毒在肝细胞中具有的独特生物特性,距离治好仍然有漫长的路程需要走。目前,乙肝病毒不能完全转为阴性,主要治疗措施有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免疫调节和对症治疗,其中抗乙肝治疗是关键。以肝脏为靶标的韦立得(TAF)能有效地抗病毒,与富马酸替诺福韦(TDF)相比,其肾脏和骨骼安全实验室指标均有改善,为乙肝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TAF
在韦立得(TAF)前,有两种抗病毒药物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注射用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酯(TDF)。虽然这些药物可以满足基本的临床需要,但在长期治疗的情况下,大多数患者仍然需要忍受更多的不便和毒副作用,如干扰素药物需要注射,依从性差,副作用大;口服核苷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停药易复发。即使是耐药率很低的TDF也有肾损伤和骨质疏松的风险。
韦立得
因此,韦立得(TAF)作为近10年来FDA批准的第一种乙肝药物,引起了患者的广泛关注。据报道韦立得(TAF)是一种新型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是另一种常用的乙型肝炎药物tdf的“升级版”,剂量约为TDF的十分之一。与TDF相比,韦立得(TAF)具有较高的血浆稳定性,更有效地将活性代谢产物传递给肝细胞,降低血浆中活性物质的浓度90%以上,大大减轻了药物的副作用,保持了与TDF相似的抗病毒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显示,在韦立得(TAF)治疗144周时,没有发现韦立得(TAF)f耐药性相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