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韦立得(TAF)是一种强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核苷酸类似物,但它已被证实与肾和骨毒性有关。TDF作为前药,代谢为替诺福韦(tenofovir,TFV),而替诺福韦又在细胞内代谢为其活性代谢物TFV二磷酸(TFV-dp)。韦立得(TAF)也是TFV的口服前药,但在血浆中更为稳定。这些特性导致循环TFV暴露显著减少(90%),同时达到较高的细胞内TFV-dp水平。
韦立得
迄今为止韦立得(TA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是在联合用药elvitegravir(E)、cobicistat(C)、恩曲他滨(FTC,F)和韦立得(TAF)的背景下进行评估的。E/C/F/韦立得(TAF)的多项临床试验一致证明,在肾和骨安全性方面,韦立得(TAF)优于TDF。然而,从TDF转换到韦立得(TAF)的有益效果可能因第三种药剂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当开关前的血浆TFV暴露较高时(即TDF与增强的蛋白酶抑制剂[PI]联合使用,而非未增强的第三剂),这种效应可能更大。同样,第三种药剂也影响血浆韦立得(TAF)暴露,尽管在韦立得(TAF)剂量选择中已将这一点考虑在内(即PI增高时为10毫克,未增高时为25毫克)。
通过对一项大型、双盲、多中心试验48周数据进行亚组分析,我们试图通过联合使用第三剂(增强的PIvs.未增强的PI)来评估FTC/韦立得的疗效和安全性。先前报道的48周的总体初步结果显示,改用FTC/韦立得并不逊于继续使用FTC/TDF,同时继续使用相同的第三种药物,在维持病毒抑制和改善骨和肾安全指标方面。
结果:在780名被筛选的参与者中,668名被随机分配,663名接受了至少一剂研究药物(FTC/韦立得,N=333,FTC/TDF,N=330)。基线特征,如先前的48周主要报告所述,13个治疗组之间相似;平均年龄(Q1,Q3)为49岁(22,79),15%为女性,21%认为自己是黑人或非洲后裔。基线中位CD4计数为646(491835)个细胞/CD4,约有四分之三(74.2%)的受试者基线CD4计数≥500个细胞/CD4。在两个治疗组中,使用增强PI或未使用增强第三剂的参与者的百分比相似(增强PI:FTC/韦立得为47%,FTC/TDF为45%;未使用第三剂:FTC/韦立得53%,FTC/TDF55%)。总的来说,给药前使用FTC/TDF的平均时间为5.1年。大多数受试者(91%)在尿检中没有蛋白尿(试检为0级),两组间基线CrCl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