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和恩替卡韦ETV哪个好
时间:06-29
作者:福生国际医疗
核(苷)酸类似物(NA)的治疗极大限度的抑制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2019版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中指出,对于部分适合条件的患者,应追求临床治愈。临床治愈(或功能性治愈)定义为:停止治疗后仍保持HBsAg阴性(伴或不伴抗-HBs出现)、HBV DNA检测不到、肝脏生物化学指标正常、肝脏组织病变改善。因此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除了需要降低患者HBV DNA水平,还需要关注HBsAg的变化情况。
近日,来自日本团队的一项研究,探讨CHB患者HBsAg水平降低的相关因素,并比较了接受连续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或ETV和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序贯治疗的HBV感染患者HBsAg水平的降低情况。
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
研究共登记录入3497名连续接受NA治疗CHB患者。根据入排标准,最终有286例CHB患者纳入研究,分为两组:ETV单药持续治疗组(ETV组,n=168)与ETV和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序贯治疗组(ETV→TAF组,n=108)。主要评估比较两组患者HBsAg水平降低情况及探讨HBsAg水平降低90%的相关因素。
患者的基线特征如下:ETV组的年龄、ALBI评分和肌酐水平较高。ETV→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组男性比例和HBeAg阳性率较高,NA给药周期较长以及ALT、AST、白蛋白、HBsAg、HBV DNA和HBcAg水平均较高。两组FIB-4评分没有显着差异。
AFP:甲胎蛋白;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BI:白蛋白-胆红素比值、BMI:体重指数;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γGTP:γ谷氨酰转肽酶;HBeAg:乙肝e抗原;HBcrAg:乙肝核心相关抗原。无论是在单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中还是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中,均显示BMI≥25kg/m2和ETV→TAF组与HBsAg水平降低90%相关。
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
在ETV组和ETV→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组的ETV和TAF治疗期间,HBsAg水平的年度下降百分比存在显着差异(Kruskal-Wallis试验,P=0.00245)。ETV→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组TAF治疗期HBsAg水平的年下降百分比显着高于ETV组和ETV→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组ETV治疗期(Steel-Dwass试验,分别为P=0.0361和P=0.0022)。
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
既往研究显示,在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HBV DNA<20IU/mL)的基础上实现HBsAg血清转换的CHB患者发生HCC的风险降低。本研究纳入了大量的CHB患者,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的给药随访时间中位值为2.7年,并使用时间因变量进行了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从ETV转换到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后,患者HBsAg水平下降得更快。因此,改用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治疗可能是降低HBsAg水平的优选方案。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分析韦立得(TAF)替诺福韦二代长期治疗对于降低HBsAg水平和降低肝癌发生风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