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立得(TAF)在中国人群中的Ⅲ期临床研究历时8年。研究共纳入3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2:1)接受韦立得(TAF)(25 mg,n=227)或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300 mg,n=107)双盲临床治疗三个周期。多年后,接受韦立得(TAF)开放数据标签治疗至第8年。研究终点为两组患者(韦立得(TAF)→韦立得(TAF)组和TDF→韦立得(TAF)组)治疗240周后的病毒学抑制率,该研究的安全性终点是不良事件(AE)和各种骨和肾脏安全性指标的变化,其中骨密度的变化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
韦立得(TAF)
结果显示,在疗效研究方面韦立得(TAF)→韦立得(TAF)组与TDF→韦立得(TAF)组在240周时的病毒学抑制率相似(93%vs. 94%)。从替诺福韦TDF转换为开放数据标签韦立得(TAF)两年后,ALT标准化率从76%提高到80%。在血清学反应方面韦立得(TAF)→韦立得(TAF)组的HBeAg血清转换率(25%vs. 20%)和HBsAg清除率(4%vs. 0%)也高于替诺福韦TDF→韦立得(TAF)组。同时韦立得(TAF)→韦立得(TAF)组乙肝表面抗原的平均变化为-0.72 log10国际单位/毫升,和TDF→TAF组为-0.53对数10 IU/ml。
韦立得(TAF)
肾脏系统安全性评价指标数据显示,开放标签治疗后韦立得(TAF)→韦立得(TAF)组和替诺福韦TDF→韦立得(TAF)组肾小球滤过率(eGFRCG)均略有下降(-2.9 vs. -3.3 mL)。/分钟。P=0.910),说明韦立得(TAF)治疗和肾功能维持5年,维持稳定,而替诺福韦TDF治疗的患者可以转为韦立得(TAF)治疗,但肾功能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在骨安全性方面韦立得(TAF)治疗后髋部和脊柱的骨密度没有明显变化。144周后,接受替诺福韦TDF治疗的患者在改用韦立得(TAF)治疗后,髋部和脊柱骨密度均有改善。
韦立得(TAF)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CHB患者韦立得(TAF)治疗5年资料的进一步研究,验证了在长期抗病毒治疗中,韦立得(TAF)是一种兼顾效果和安全性的“双优”方案,为韦立得(TAF)在我国治疗CHB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批准后的5年中,越来越多的研究韦立得(TAF)治疗不同类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了更全面的证据。